2009.01.07 龍紋身的女孩


久仰此書大名, 不過很難得的, 都沒有先看各家書評。 更難得的是, 我花了三個晚上才把書看完, 居然都很循規蹈矩, 沒有先跳到後面去看看人究竟是誰殺的喔!

印象中沒看過什麼北歐作者的書, 連書中正文跟序文都有提到的, 也是心魚超愛的"長筒襪皮皮"我都沒看過, 所以不能以偏概全地說, 我真喜歡瑞典作家這種中規中矩的寫作方式。 可是此等嚴謹不浮誇, 注重細節又不拖泥帶水, 線條簡潔不囉嗦的敘事方式, 真讓我想把它稱為北歐風格呀! 這位作者的書自然是要再看的(可惜他只寫了三本就與世長辭了, 據說瑞典犯罪小說系列一般多以十集作結, 而這所謂千禧系列原也是以十集作為目標), 但如果其他人的作品也是同樣的格調, 我也想一網打盡都找來看呢!

之所以一反常態, 沒有先去看結局, 主要是因為它很循序漸進的寫實吧。 同樣是解謎, 這裡沒有漫天浮誇的特殊高科技, 天外飛來幾筆的莫非巧合(雖然所謂的"巧合"或"契機"對於破案還是需要的), 和無頭蒼蠅般的追趕跑跳碰; 不論是主角配角受害者加害者都跟我們一樣是再正常不過的人。 沒有刻意製造的高潮迭起, 所以不會讓人緊張到想要先知道結局才能安心看下去; 但也不會沉悶遲緩到讓人翻閱的手指意興闌珊的地步, 只會想跟著主角們一步一腳印地走下去, "享受"慢活中抽絲剝繭的過程。 只能說, 這樣的風格很適合我吧! (或者應該說, 我很適合這種style?)

比方說, 我真是超愛書中一些跟情節進行其實毫不相關的細節。 作者會不厭其煩地列出主角行李箱內倒出來的東西, 他到超商購物的詳細清單, 他借住的小屋的隔局, 房間裡的東西的擺設描述等等; 連主角偷空去看了場電影, 作者也毫不含糊地寫到主角的感想:"他覺得半獸人很天真, 很單純, 跟人類不同"(P.204)。 (沒錯, 他看的電影是"魔戒")。 光這些就讓我覺得很讚了說。

故事開始在82歲的亨利.范耶爾生日那天。 一如過去43年, 他總在這天收到一幅裱了框的壓花作品。 這些壓花掛在他的牆上, 每排十幅, 第五排只有四幅, 而第一排的第九格是空的。 那年是1966年。 壓花唯一缺席的一年。

他打電話給同樣在等待中的退休形警司莫瑞爾。 這則神奇的花故事是他的警察生涯中唯一的沮喪: 因為一直偵破不了, 而他又不能確定這是一樁犯罪事件。 後來他同主角說:"刑警也許是世上最孤獨的行業"(P.190)。 因為"在每個警員的職業生涯中都會遇到一些讓人揮之不去的案子, 當大多數人都從悲傷與絕望中復原之後, 只剩下一個人還會被未破的案件折磨, 日以繼夜地想著受害者"。 跟我們想像中的警察很不一樣吧? 讀到這我嘆了一口氣。 在很多新聞中讀到的, 通常都是辦案人員比家屬還早更早放棄啊。 但畢竟我們生活中常會遇到的是交警, 不是刑警, 而除了一些美國影集之外, 我們也很少能知道刑警的生活是什麼樣, 更不用說他們處理無頭公案的心路歷程了。

接著故事進入正文, 男主角布隆維斯特登場。 他初當記者那年, 陰錯陽差地幫助警察破了一樁連續銀行搶劫案而一炮而紅, 贏得"小偵探"的名聲。 我看到這裡的時候還覺得他怎麼敢這麼招搖, 不怕搶匪的親朋好友來尋仇或搶匪出獄後來報仇。 不過這不是重點。 這時的他剛從法庭出來, 因為一樁誹謗案的官司, 他槓上企業家溫納斯壯但敗訴, 要服刑三個月, 賠償十五萬瑞典克朗。 他想到是不是該賣掉公寓來付賠償金, 更糟糕的不僅是他個人的信用破產, 連帶也影響他身為撰稿人跟發行人及所有人之一的雜誌"千禧年"的風評..

接下來寫了一大篇他當初怎樣知道溫納斯壯企業的內幕。 雖然我蠻想去了解所謂AIA(幫助東歐集團國家振興產業的援助計畫)跟這些企業家們是怎樣利用機會撈錢搞投機, 但還是必須承認這一大段有點難。 如果你跟我一樣, 看到所謂的財經新聞就頭很大, 沒關係, 跳過這一段就漸入佳境了。 這只是作者講故事鉅細靡遺的又一例證。

因為這個案子讓風燭殘年的亨利.范耶爾注意到布隆維斯特。 前者住在斯德哥爾摩北邊的小小鎮赫德史塔南邊的小半島赫德比, 他請布隆維斯特為他做事, 明為為家族史作傳, 實為調查他哥哥的外孫女海莉在36年前的神秘失蹤案件。 亨利的大家族人口眾多, 成員複雜, 還好作者貼心地幫我們列了一張家庭樹的表, 省卻我們搞不清誰是誰的煩惱。 有錢的大家庭, 當然是少不了所謂的家族秘密跟一堆有的沒的黑暗面囉。 但那其實都可以當成是失蹤案的背景資料。 那年(1966)九月某日, 范耶爾家族聚會當天, 小半島通往鎮上的橋樑發生車禍, 交通斷絕, 形成了密室探案的格局。 當時16歲的海莉在那之前還試圖找亨利有話要跟他說, 一片混亂之後卻消失得不見蹤影, 連屍體都找不到。 亨利牆上前幾幅壓花作品就是小海莉每年送給亨利的生日禮物, 壓花在那一年缺席, 之後再次現蹤, 年復一年, 像是兇手刻意要不斷地來折磨亨利。 亨利在這36年內始終不肯放棄地調查這件失蹤案。 布隆維斯特說到: 這究竟是一種不健康的偏執心理, 或是經過這麼多年, 已經發展成一個腦力遊戲?"(P.145)。 你說呢? 他接下這件委託案, 因為在他必須辭去雜誌社發行人的職務之後有個可以棲身可以做的事, 因為亨利許以極高的報酬(一年240萬克朗), 還因為亨利答應事成之後給他絕對可以扳倒溫納斯壯的證據。

女主角莉絲.沙蘭德的形象先是讓我想到電影第五元素(The Fifth Element)裡地球人跟外星人混血的女主角的造型(題外話, 我覺得所謂的第五元素是"愛"蠻扯的), 跟與電影Nikita同名的女主角一樣孤獨又渴望愛的個性。

沙蘭德24歲, 接受社會與精神病監護12年。 13歲時基於她情緒不穩可能對他人及自己施暴產生危險而被判決關進兒童精神病院。 她拒絕任何心理測驗, 反抗任何評估分析, 所以連要診斷她的精神缺陷都有困難(P.157-158)。 潘格蘭律師就是從那時成為她的受託人來維護她的利益跟資產。 他一向致力於關懷社會邊緣人跟問題孩童, 11年下來, 他獲得了沙蘭德的信任, 她也從他那邊獲得溫暖。 他信任她, 讓她負責自己的財務管理自己的銀行帳戶, 也不干涉她的生活或交友; 他們每個月見面, 無論她逃離寄養家庭或闖禍, 他從未對她發過脾氣。 在這樣的情況下, 沙蘭德並不在意她自己的法律地位。 直到某一次約定見面時潘格蘭律師未出現。 她發現他中風倒在家中, 但他因為嚴重腦出血不會再恢復意識了。

之後, 監護局指派了新的監護人畢爾曼律師。 這些年來她已經學會了分析後果, 所以她按時赴約以便讓監護局滿意。 畢爾曼跟潘格蘭完全不同, 一開口就不斷地審問她的大小事, 同時堅持管理她的帳戶, 替她付帳單, 每月給她零用錢。 甚至在接下來的會面中問起她的性生活模式。 往日的美好時光結束。

書中提到瑞典的社會福利保護機制分為兩個層級: 受託跟監護, 前者是後者的緩和形式(P.217)。 而沙蘭德則是屬於後一種。 作者說:剝奪一個人對自己生活的控制權--亦即對銀行戶頭的控制權--是民主政治對人權, 尤其是年輕人的人權最大的侵害之一。 藉由這不太長的篇幅及女主角的遭遇來討論瑞典的社會福利制度, 其實也是在閱讀虛構的小說中開了一扇真實的窗。 他說這類話題是很高敏感度的政治議題, 還好真的出狀況的新聞不多。 但到底是監護局把關做得很好, 還是黑暗面跟受害者沒有浮出水面告之社會大眾的機會? 這就真的很難講了。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像沙蘭德一樣自己解決問題。 這方面不知道台灣是怎麼在做的?

接下來的見面是因為她的電腦壞了(男女主角用的都是Apple的iBook!), 她必須買一台新的, 而她想要最新款的Apple Powerbook(我也想要~), 所以她必須去找畢爾曼拿錢。 畢爾曼對她性騷擾。

沙蘭德對法律的認識很粗淺, 多年來跟警察打交道的結果也讓她對警察不信任。 書上說她認識的女孩沒有一個不曾被強迫進行某種性行為。 ... 這些事故導致的結局只有哭泣與暴怒, 從未簽扯上警方的筆錄。 又說在她的世界裡, 這是世事的自然法則。 身為女孩的她是合法的獵物, 尤其她又穿著破舊的黑皮夾克, 眉毛上穿洞, 身上刺青, 而且毫無社會地位。 對她來說, 只要別人不來煩她, 她就心滿意足了。 只可惜這個社會既不聰明也不體貼(P.374)。 如今這個畢爾曼已經成為她生活上的麻煩製造者, 她能找誰幫忙? 她知道婦女庇護中心的功能, 但她覺得這是為受害者成立的。 她從來不認為自己是受害者。 所以她能選擇的方式只有一個: 自己的問題靠自己解決(P.228)。 這一章的最後一句話是: "看來畢爾曼律師的未來堪慮"。

那真的是堪慮。 不過這種人渣的未來我們也不用替他擔心。 沙蘭德考慮了多種除掉畢爾曼的方式, 但為了避免麻煩及一勞永逸, 必須讓畢爾曼再攻擊她一次。 這一次他們約定在他家見面。 然而她錯了, 這傢伙不只是個喜歡權力欲的人, 還是個性虐待狂。

看過此書的人對於書中每一部標題下的文案都一定印象深刻:

第一部:「瑞典有18%的女性曾一度遭男性威脅」
第二部:「瑞典有46%的女性曾遭男人暴力對待」
第三部:「瑞典有13%的女性曾遭性伴侶之外的人嚴重性侵害」
第四部:「瑞典有92%曾遭受性侵的女性並未在暴力事件發生後第一時間報警」

不論是主幹旁枝, 書中故事扣著的就是這個題。 我相信台灣一定也有一套自己的數據, 和藏在冰山下或許更多不為人知的黑暗。 男女主角之後曾稍微討論過教育對這些(性)變態者的影響(P.464), 但我也很想知道, 在目前的教育中, 是不是有人有心有計劃地教導小朋友們, 讓他們有個印象, 不管是目前或是日後有了什麼問題, 不論是家暴或性侵甚至任何法律問題權利義務等, 可以有哪些求助的管道? 而不是只能無助地走上絕路或是一輩子活在陰影中。 而這些理應提供庇護資詢的機構, 是不是也有心有力有足夠的人力資源去幫助所有需要幫助的人?

不過我很高興沙蘭德用她自己的方法解決了畢爾曼, 更高興這傢伙從此消失在故事中。 沙蘭德大可以帶著滿身的傷痕和殘留的DNA去驗傷做鑑定, 但這個社會的法律正義, 是否透明坦白到足以讓一個在法律上被定為精神異常的法定失能者講話作證的份量等同於有成就有社會地位沒有任何污點的大律師的證詞? 更甚者, 就像很多願意挺身而出報案或指認嫌犯的人一樣, 會不會被"認為她當時沒有反應就是她自己的錯"(P.219)?

出門吃飯的路上就想著這篇的讀後該怎麼寫。 很明顯地, 該談的是這樣的社會議題, 可我真是膚淺到不想去碰啊。

還是回到正文吧。 沙蘭德在一家保全公司上班, 雖然在法律上她被評為諸如精神異常/反社會化/失智等等超級負面的形容詞, 她卻是瑞典數一數二的電腦駭客。 可惜書上沒告訴我們, 她的這些能力是怎麼來的。 潘格蘭律師在送她進這家公司當小妹之前說了句話: "每個人都應該有一次機會"(P.53)。 是啊, 真實世界中有多少人連一次機會都沒有?

她當了幾個月的全職員工, 每天就送信影印跑郵局之類的, 可是都不跟人交談也不合群, 態度大有問題。 直到公司老闆阿曼斯基想請她走路時, 她一針見血地指出公司內部的保全漏洞, 還就同一案件交出一份文法精準, 觀察詳盡的評論跟資訊; 保住飯碗的同時, 也證明了她的能力, 成為很有價值的約聘人員(因為她不習慣朝九晚五的上下班時間)。

我們正式認識布隆維斯特這個人的種種, 就是出自於她的報告。 亨利在聘請布隆維斯特之前顯然也願意花錢做點功課, 請律師佛洛德找保全公司來調查他的背景資料。 可想而知, 當布隆維斯特看到這份報告時有多麼吃驚。 在他對失蹤案件的調查有了眉目之後, 想要找個會電腦的人來幫他找尋收集資料。 佛洛德跟他推薦沙蘭德, 引出這份報告, 也導致了男女主角兩人第一次見面的有趣畫面。

布隆維斯特對於36年前的案子的調查方式就是慢工出細活地磨呀磨。 他讀亨利的筆記, 警察報告, 跟所有找得到的相關人士談話。 契機是當日小鎮上有活動, 報社的攝影記者拍了幾千張的照片都還有在報社留檔; 他一張張翻閱掃瞄, 找到有海莉在內的幾張照片, 看到海莉的表情變化; 此時她身旁有一對夫妻正對著同一方向拍照; 於是他又花了很多力氣去找出當年的這對夫妻-男的已亡, 女的改嫁, 但當年的蜜月照幸好還留著。 從放大再放大的照片上可以看到模糊的人形跟其穿著--海莉就是看到此人而臉色大變。 他再從亨利的書房找出更多當年的照片, 在其中一張照片上看到同樣穿著的人...

沒有任何特異功能的辦案方式。 就是這樣跟舊檔案舊照片舊新聞舊報告琢磨著。 可讀來還真是扎實得很。 哎, 要是有人要付我一年新台幣一千兩百萬的薪水, 我也不介意這樣子大海撈針地度日啊。 當然另一件很神奇的是, 不論報社/私人/公司都能有心有力地保存著三四十年前的資料。 對偵探案有幫助是一回事, 在真實世界裡其實也可以將其變成一件很難得的可以反應當代的庶民史料啊。

而海莉的筆記本上最後一頁的謎: 五個姓名跟五組電話號碼, 則是在布隆維斯特的女兒來拜訪後神奇地解開。 布隆維斯特離婚後, 女兒佩妮拉跟著前妻住。 跟當年16歲的海莉一樣, 佩妮拉也被怪異教派的宗教狂熱所吸引。 她要去參加夏令營讀經班的路上來看她爹。 布隆維斯特一方面覺得她要去參加的是會讓他不留情地批判的教派, 一方面又擔心多說什麼會侵犯到她決定自己人生的權利。 不過他跟她說:"我不相信上帝, 但我尊重你相信上帝的事實。 每個人總得相信點什麼"(P.300)。 臨行前, 佩妮拉一語道破這一組36年來無解的密碼--她以為那是她爹的節錄, 還覺得她爹怎麼如此悲觀。 原來所謂的電話號碼是摩西五書第三卷中的章節, 講的是一些*罪行*跟懲罰方式。 而搭配這些章節的姓名就是用同樣手法被殺害的受害者名字。 這也是布隆維斯特需要有人來幫忙查尋這些名字跟案件的來龍去脈的原因。

沙蘭德不止找出這些受害者的新聞報導, 還找到更多同樣有聖經淵源的其他案件。 她從亨利公司的檔案室對照各地分公司的新聞跟這些案件的發生地點找出關聯性。 原來兇手是戈弗里--海莉的爸爸。 他性侵兒子馬丁(現任CEO), 性侵女兒, 並一手調教了兒子性侵親妹跟殺人。 於是在海莉不堪被虐溺死她爹之後, 馬丁轉而上場, 繼續著連續殺人事件, 只是他的手法細膩, 不像他爹那樣愛招搖, 選擇對象多為獨身或初到瑞典無親無故的女子, 滅屍手法也很仔細, 所以鮮少有他經手的案件被報導。

海莉曾經說到: "我母親當然知道他做了什麼, 但她卻不管。 我們家族任何事情都瞞不過她。 但凡是令人不快或有損她形象的事她一概忽視。 就算我父親在客廳當著她的面強暴我, 她也會視而不見。 她根本無法承認她的人生或我的人生有任何污點"(P.467)。

唉, 這樣的故事也是一再地在現實中上演啊... 多少新聞中也是這樣, 知情的媽媽不報, 甚至幫忙掩飾... 人性啊.. (搖搖頭, 這一段就先跳過去吧)。

布隆維斯特最終在澳洲找到海莉的那一幕蠻動人的。 他用瑞典話說:"海莉, 好久不見了"。 海莉在布隆維斯特三歲時當過他的保母, 這樣講倒也沒有什麼不對。 一番談話之後釐清了當年的謎團(其實男女主角兩人的沙盤推演中已經真相浮出), 重點是接下來怎麼處理。 家族當然希望讓過去就過去吧, 這樣有損家族名譽的事, 欲要強求所謂的正義也沒什麼好處。 布隆維斯特覺得在職業生涯中, 他始終制力於揭發他人企圖隱瞞的事實, 因此他實在無法寐著良心和他們一起掩蓋馬丁在地下室所犯下的可怕罪行。 曾經抨擊同儕未能報導真相的他, 如今卻坐在這裡討論--甚至可以說是協商--他所聽說過最可怕的掩飾行為(P.487)。 而欲要強行揭發的結果可能會讓倖活的海莉再次受傷, 但難道那些不冤不白的被害者就這樣不被聞問了嗎?

沙蘭德提出的條件是還要范耶爾集團從今以後, 每年捐兩百萬克朗給瑞典的全國婦女庇護中心與少女庇護中心。 我覺得這比布隆維斯特相信的所謂公平正義要高上許多, 畢竟已經死亡的兇手跟受害者也只能往事已已, 活人還是比較重要啊。 能提出這個建議的沙蘭德真的是個反社會化的人物嗎?

故事到此差不多該結束了。 說真的, 這些議題或情節, 沒有哪一樁是很特別的創意或新意, 但經過作者巧手組裝在一起, 加上說故事的技巧跟鋪陳的能力, 就是讓人很有感覺啊。

沙蘭德不僅幫助布隆維斯特破了案, 救了他的命(笨布隆維斯特居然夜裡自己跑到馬丁家想問個水落石出), 還幫他挖出溫納斯壯整個電腦硬碟裡的所有商業機密, 讓他得以不僅復仇, 還風光了好一番。

布隆維斯特不止跟財團對抗, 還善於強烈抨擊瑞典財經記者沒有盡到職責, 只會一味直接引用公司或股市投機客的發言而不是去調查訊息來源正確與否; 在應該監督思考的地方卻只是當馬屁精去巴結或吹捧財團或商業鉅子。 我不懷疑作者想藉由男主角來批判金融界的問題, 只是, 這中間層層疊疊的各種利益掛勾--更不用說所謂的政商勾結了--, 真的是一份所謂的社會良心或道德感可以撼動改變的嗎? 基本上我還是很悲觀: 只要有商界, 只要有政界, 或說只要有金錢流通, 更甚者只要有*人*, 這些就永遠不會絕跡。 只因為不會絕跡就不該被點明被批判被分析了嗎? 但講再多有什麼用嗎? 散戶永遠是散戶, 永遠拼不過大戶啊!

有一段布隆維斯特跟記者的談話蠻有趣的:

"認為瑞典經濟面臨崩盤的想法其實很荒謬。"
"這是瑞典股市有史以來最大的單日跌幅, 你卻認為這是荒謬的想法?"
"有兩件事要區分清楚: 瑞典經濟和瑞典股市。 瑞典經濟指的是這個國家每天生產的物品與提供的服務的總和, 其中包括易利信的電話, 富豪的車子, Scan食品公司的雞肉, 以及從基魯那到什甫德的運輸。 這些才是瑞典經濟, 而且它的盛衰與一星期前一模一樣。 而股市則是迥然不同, 既無經濟也無產品與服務, 有的只是一群人的幻想, 每小時每小時去決定某某公司大概價值幾十億上下之類的。 這與現實或瑞典經濟毫無關係。"
"你的意思是說, 即使股市暴跌也無所謂?"
"對, 完全無所謂。 這只是代表一群大投機客將他們的持股從瑞典公司轉到德國公司, 因此有骨氣的記者就應該抓出這些金融之狼, 譴責他們的背叛, 因為鄭是他們有系統地, 甚至是刻意地破壞瑞典經濟, 以滿足他們客戶的利益考量。"(P.541)

說過我對財經一向沒興趣, 所以也是第一次聽到這種說法。 倒不知這種"經濟!=股市"的說法是不是早就有人提過? 在當前低迷的股市, 及到處在裁員的草木皆兵情況下, 這樣的說法不知有多少真實性, 畢竟出問題的企業/倒閉的公司對股市有一定的衝擊性, 而股市的漲跌或多或少影響到很多人的財富增減連帶影響到購買力消費力, 再接下來受影響的就是他所謂的物品跟服務的生產量了...。 而且, 當很多人習慣於在虛幻的股市中進出來玩數字遊戲時, 怎麼樣能讓一切都回到社會經濟的基本面上呢? 什麼樣的經濟本質能堅守穩固到不會長期受股市影響呢? (好啦, 不懂財政金融市場的人在自言自語啦...)

儘管破了案報了仇, 看起來算是皆大歡喜了, 結局卻是有點憂傷。

布隆維斯特的形象是堅定捍衛道德, 與商界對抗。 但是在生活上或兩性關係上卻不是這樣。 愛莉卡是他的工作夥伴兼情婦, 兩人的關係已經維持多年, 愛莉卡甚至會把休假時間分兩半, 一半給老公一半給情夫。 人家老公不在意, 當然也就不關我們的事。 布隆維斯特在調查案件的時候也跟西西莉亞(亨利的哥哥的女兒)有了糾纏不清的關係。 同樣的, 男未婚女未嫁, 都四五十歲的成年人了, 這也不關我們的事。 當沙蘭德來到小半島的小木屋爬上布隆維斯特的床時, 他也沒有拒絕。 這種到處可見的男女主角*相處*公式則更不關我們的事了。 所以不是要指責布隆維斯特的"道德"問題(除了傷害到自己或他人的配偶或家庭, 我從不覺得開不開放的兩性關係跟道德有什麼關係), 而是感覺上他在工作本份之外, 其實是個什麼都好什麼都不是很在乎的人。

所以, 當他完完全全把她當成一個人來看待(P.376), 當他說:"我該怎麼說呢, 妳是個再正常不過的女孩, 就算有點與眾不同又如何? 你到底是怎麼看你自己的?"(P.401), 倒不見得是他真的看到她內心裡的美好, 或是他真的知道要去珍惜這樣的與眾不同。 而是就某種程度上來講, 與我不相涉不牽涉到愛恨情仇的週遭人物, 在我看來也就是*一個人*的感覺呀!

但對沙蘭德卻不是這一回事。 對她而言, 在肉體上互相吸引之外, 他有一種可以穿透她的防護網, 引誘她討論私人事務與情感的能力。 她生平第一次墜入情網(P.548)。 在試著剖析自己的感覺時, 她忽然體會到, 當你的心膨脹欲裂時, 那就是愛(P.549)。 她真的只希望有他作伴(P.553)

不能說落花有意, 流水無情, 畢竟水唯一能做的不過就是順水推舟罷了。 所以當最後, 她帶著禮物想去找他說她的感覺時, 卻看到布隆維斯特跟愛莉卡有說有笑地自店裡走出來, 舉止親密地往他家走去 -- 痛楚來得又急又猛, 她頓時停下腳步無法動彈。 "沙蘭德, 你這個可憐的笨蛋", 她大聲喊出, 把禮物丟進垃圾桶, 轉身回家

唉。 有一點點痛。 雖然有點失望, 覺得怎麼搞了半天這麼有個性的女人還是這樣落了俗套要"愛上一個人"且躲不過愛情這一關...。

據說原書名的意思是"僧恨/討厭女人的男人", 當歐洲一些國家都如實翻譯書名時, 英文書卻選擇了另一個名字(The Girl with a Dragon Tattoo), 中文也就跟進吧。 前者指向兇手跟書中的主題, 而後者則單獨指向女主角一人。 不知背後有什麼價值觀或市場的考量或心理分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achtluf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