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05/09/28
Heavenly Gondola

再次登上纜車, 我們可是無比興奮的喔! 相機一旁待命, 要以俯瞰的優勢詳細地紀錄這項厲害的工程。才12分鐘的時間, 我們或坐或站或蹲, 前後左右上下忙著取景, 有趣極了。來看細部分解...


終點站跟背景山上的滑雪道


接近中途站跟背景Lake Tahoe


中途站。

有沒有看到地面消失的地方纜線猛然垂降? 還記得主題樂園裡的玩那種沖水的遊戲? 慢慢地讓齒輪帶到最高處, 凝息, 靜止, 即使你已經知道接下來會發生的事, 但那一剎那間, 還是冷不妨地, 來不及反應地, 嘩地筆直飛沖而下, 在心臟都要從嘴裡跳出的超快感落地速度與暢快的尖叫聲中濺得滿身濕。當纜車行進到此的時候, 我們正是這個感覺--前面已經無路, 接下來就是墜落, 以自由落體的加速度.... 嗯, 即使我既期待又緊張地探頭探腦, 纜車還是以它一貫的速度前進, 車廂裡的我們, 坐姿不變角度不變, 四平八穩地離開地平面, 下降。


這張照片要講什麼? 嗯, 纜線的角度就是我們下山的角度, 很陡吧!


Meadows and woods in Nevada

有一張明信片就是這樣的角度跟後面藍藍的Lake Tahoe.. 想要如法泡製一下, 結果是看得到湖的地方迎面來的gondola擠不進去觀景窗, 等到終於可以把gondola塞進去時湖只剩下一小塊.. 加上完全背光還有窗玻璃反光, 只能這樣。

這樣興奮地說著搭纜車的事, 似乎我也是很滿意地享受著它所帶來的遊憩效果? 哎, 我其實一點也不"兼愛天下", 還有著"別人家的孩子死不完"的心態吧.. 你既然蓋了我就來花錢消費, 我可不會跟你爭辯環境生態的議題。記得前一陣子建蓋玉山、雪山、合歡山及南湖大山四條高山纜車的新聞揚揚沸沸喧騰不已--沒有繼續追蹤, 不知道最後有無政策出來? 新聞上說政府花了一千兩百萬元在兩個月內做出三本報告書來為政策背書--我不懂生態不懂地質當然也沒有能力/機會去看這份報告書, 只是光這樣搭過一次, 在飽覽眼前風光時低頭去看看腳底下岩層裸露樹木殘廢滿目瘡痍的浩劫模樣, 再要來爭辯會不會對環境對生態有影響就是睜眼說瞎話了。

Lake Tahoe是個滑雪勝地, 這條纜車線的建立突破了以往"把旅館蓋到山上以利滑雪"的作法, 把滑雪便利地帶來給住在山下旅館區的遊人, 同時或許能幫助舒緩上山滑雪的車潮。當年爬玉山之後不知為什麼感嘆道, 可能幾年之後公路就直接拉上山頂, 連走路都不用走了--真是烏鴉嘴, 即使來的不是公路, 而是纜車, 但結果都是一樣的。 我們已經看過纜車道下的淒涼, 想想沿線必須砍盡殺絕的各種植被, 要闢路載運物資, 工程廢土工寮工地等等附加產品, 要建纜車站和觀景台的平台需要多大的腹地? 觀景台上是否該有餐廳禮品店供應拍完照後的吃喝拉撒? 所製造的垃圾怎麼處理? 人家在沒有颱風沒有颶風沒有土石流沒有地震的地方蓋纜車, 位處板塊接縫地震帶又有強風挾帶豪雨的颱風的台灣呢? 一旦天災人禍導致纜車故障或什麼意外, 有沒有足夠的人力物力在最短的時間內來到遙遠的山區進行緊急救援? 我不專業, 沒有辦法拿出客觀的數據嚴謹的證明, 但光用簡單的腦袋一想的就覺得匪夷所思--是的, 我堅決不相信所謂兼顧經濟與環保的事情, 也不相信消費自然的速食旅遊文化。

"讓更多人得以更容易地親近山林領略台灣高山之美"也是政策裡的說詞之一。是的, 我一路讚嘆景色之美展望之佳, 應該是親近山林又領略高山之美的最好明證? 不, 讚嘆與感動是不一樣的。不是自己的土地說要怎樣油然而生的情愫是騙人的, 而對於自然這種不分種族國籍的欣賞愛戀, 哎, 抽離了土地抽離了一步一腳印, 不論登頂或展望都因為輕易而成了到此一遊, 我只是遠地來的旅客, 在經濟能力許可下無關痛癢地消費著有錢財團所能帶來的便利。

有得了便宜又賣乖的嫌疑? Mount Tallac, 9735ft, Lake Tahoe周邊第二高的山, 是我下一次重返此地的目標。

不能理解的事, 我的google已經翻了十頁了, 卻還是沒有看到任何一個國家公園管理處對於這項議題的意見! 人家開刀都開到身上來了, 我以為管理處應該是第一個會跳出來發表聲明表達立場的! 是我搜尋的方式不對? 是管理處不願隨風起舞對未訂政策做反應? 還是長官說什麼我們就做什麼, 即使生態保育永續經營如何減少觀光旅遊活動帶來的衝擊與壓力應該是國家公園最優先的考量而不是拼觀光拼經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achtluf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