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很久還是不知該怎麼寫這本書。 不是不好看, 因為我欲罷不能地一天內就解決了這本四百六十幾頁的書; 但也不是會讓我想跟人家說好棒好棒的那種好看。 27歲的Peter Hessler, 中文名何偉, 參加Peace Corps(和平工作團, 或美中友好志願者, 光這個中文名, 也有一番典故, 在書的9-10頁), 在1996年八月來到長江邊上的涪陵師範專科學校教英文。 他(跟另一位也是教英文的夥伴)在此住了兩年, 從初來到的只認得40個中文字, 到可以跟當地人用中文/當地話聊天。

所謂"消失中的江城", 或許是因為涪陵一部份的城區在三峽水壩蓋好後會被水淹沒, 濱江城鎮拆的拆倒的倒地衰敗, 無人聞問; 也或許是因為現代化, 嶄新的亮眼的建設淘汰了屬於古老的舊的範疇。 副標題"一位西方作家在長江古城探索中國"也引人遐想。 長江.古城.探索.中國。 當時拿起這本書的我, 究竟是想從中看到什麼? 或許有一份期待, 有一份揣想, 然而我也不知道究竟是什麼。

我看到作者在此的兩年(兼含寒暑假時他在中國其他地區旅行), 他講他的學生, 講他看到的政治面, 講三峽水壩, 講當地人的生活, 他跟他們的對話/接觸, 既有生活的紀錄 , 也有議題或論點的辨論。 但我沒有感動也沒有驚異: 以外國人的眼光, 他確是不只是表面地進入到了這在水一方的人們糾結了千百年的歷史跟現代政治和新與舊的交接處的生活和意識形態中, 但對我而言卻不是新意。 當地人不關心水壩政策不擔心水淹上來的漠然不讓人意外; 九七年香港回歸在學生中所引起的興奮/對八九年學生運動的不了解/他參加當地的賽跑拿到第一名激起的愛國精神言論, 在我看來也是再自然不過; 延續至今的鴉片戰爭, 跟親人來往的書信遭到檢查, 對外國人的防範與不信任, 宴會敬酒文化... 在我們也不是第一次聽到; 真要講, 只能說他總結了同樣地, 我對所謂"中國"或"中國人"的印象。 只是我以一種身在類似的其中, 經年累月在教育/傳播/閱讀等等過程中建立起的這個印象, 而作者是以一個來自完全不同文化的陌生人之姿, 生活在其間得來。 很不錯的成蹟, 卻不是在閱讀後又開了一隻眼的感覺。

師範學校裡的學生多來自四川鄉下, 念三年書, 拿個比學士低的學歷, 畢業後回家鄉教書。 我還是不知道涪陵是多大的城, 或多"偏遠"的地區。 但, 這裡的英文教育還是第一個先來個英文名字。 我真的好想知道, 在自己的土地上學外文, 第一就是捨自己的名, 究竟是怎樣開始的。

能在年輕的時候有這樣的機會在異地久居真好。 教英文是一份職業, 薪水或許不多, 比起當地人卻也算是不錯的收入, 而作者說他不需要存錢。 27歲, 可以不用在乎薪水, 不用計較銀行的存款數目, 不用考慮升遷, 不必擔心退休。 儘管始終知道這完全是個人的選擇, 我還是常常自問, 夢想很多的我, 為什麼還是在這裡, 羨慕。 還有, 羨慕他在中國土地上的旅行。 陜北。 新疆。 有好多的時間可以揮霍, 走看。

而讀到卷末, 掩上書後, 還在腦海裡餘韻迴盪著的, 是他在烏江上游的徒步旅行。 背著帳篷睡袋爐子, 走在河的左岸, 經過一片又一片的水牛犁田, 驚訝或樂於交談的農夫/ 老人/老婦人, 因為是第三個出生所以家被推倒的小女孩...。 天府之國的鄉間, 群山間, 和在夜裡, 烏江畔的紮營。 (看來我真是無可救藥的hopeless)。

寫這篇的時候一直想到"文化苦旅"(雖然我再也不看余秋雨了)跟"中國農民調查"。 Peter Hessler的文筆真的很好, 敘事既有趣又有條理, 讓閱讀這本書是種享受, 但真的要"認識"中國, 還是該讀中國人寫的東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achtluf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