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聽葉和黛提過幾次妹尾河童, 好奇心已經氾濫了許久, 年初回台灣時選了一本帶回來。選這一本是因為一來對遊記比對"大不同"有興趣, 二來是手邊還沒有印度的旅遊書。光看到手繪的有著14種語言的印度紙鈔就開心了, 興致盎然地要帶去給印度同事Yamini看, 討論一下。可惜當時時局動盪人心惶惶, 兵荒馬亂之後大家各
奔前程做鳥獸散。沉寂了半年多才再把這本書拿起來, 一股作氣讀完。

讀了至少半本之後才發現--原來插畫頁裡的文字是本文, 不是圖畫的註解! 我對他的手繪圖的興趣大於他的文字。 文字會讓我覺得缺乏順暢的場景轉換和風景與對話之後的細節, 但不論是旅館剖面建築素描人的活動, 圖的精細活潑讓人驚嘆, 所以常是仔細研究了圖之後才去看正文, 然後困惑為什麼這些圖畫的註解常常沒頭沒尾的, 本文翻了一頁之後也會跳接得不順口, 卻原來是我自己搞錯了! 算是美中不足的瑕疵吧.. 既然文字與圖無關, 何必硬把字跟圖給框在一起呢?

這傢伙倒是有趣, 既來之則安之地, 總是想方設法貼近當地人的生活, 嘗試新鮮的事物。不過再怎樣地"接近群眾", 也還是觀光客尋奇訪幽的心態吧? 但老頭子(哎, 不知道是不是翻譯還是日文語氣的關係, 文章裡的口吻總讓我覺得他是個矮矮胖胖愛爬上爬下的笑咪咪的老頭子)並不強作解人也不妄下斷語, 只是瑣瑣碎碎地說著旅途見聞, 字里行間誠誠懇懇地流露著"這是我喔, 純粹是我河童個人的觀察和感受喔", 於是, 我們藉著他的筆窺看他窺看到的印度。

在歐洲自助旅行時買了生平第一支watercolor pencil, 可以加水漸層出深淺色澤的色筆。勤於寫筆記的空檔還會用鉛筆原子筆色筆畫插圖。當然不能登大雅之堂, 但簡單幾筆卻能使當時景物歷歷在目, 生動與深刻甚於照片。之後, 卻再也不曾用手寫遊記了。每次出門總像趕鴨子似地拼命趕場疲於奔命, 不用錢的數位相機喀嚓喀嚓地, 用大量的記憶體空間換許到此一遊的時間。曾想說要改弦更張讓旅遊玩得悠閒, 一天一處至少一紙簡單的速描用獨一來代替可大量複製的照片。 還不曾實行過, 卻筆已老手已鈍, 很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achtluf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