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蠻想收集萊特的建築的。 只是很晚才認識萊特(Frank Lloyd Wright), 因此在有緣近水樓台的時候並不知道要珍惜可以在一起的時間, 沒有好好就近參觀他在中西部的諸多建築。

原本安排行程時的第一順位是位於Spring Green的Taliesin, 萊特從1911年起居於此直到終老(我同學參觀後覺得比落水山莊還棒), 但後來決定當背包客只搭公車不租車, 只好忍痛割捨(下一次再去的好理由?)。 排名第二想要舊地重遊拍新照片的oak Park也因為在芝加哥停留時間不久而作罷, 遺憾再下一城(又一個下一次的好理由?)

Monona Terrace在Monona Lake旁邊, 與Wisconsin的capitol隔著幾條街對望。 萊特於1938年第一次起草藍圖, 幾經波折(投票反對, 經費中斷, 建築法修改), 幾經修改, 終於在1959年他去世前7個禮拜完成最後定案。 同一年十月完成的 Guggenheim Musuem成為萊特最後的作品, 流暢的圓弧外型就跟Monona Terrace很像。 不過建築本身一直要遲至1992年才終於投票通過興建, 1994年動工, 1997年完成。

要能全覽這個建築跟它美麗的藍色窗戶得到湖的對面去才行。 雨下得正大, 我已濺了滿身濕, 實在沒有力氣再走遠路去看風景, 只好請出明信片接客。 裡面作為社區活動中心使用, 燈光下看起來很是富麗堂璜, 只有我一個遊客探險似地在無人的走廊上亂走著, 餐廳裡的侍者忙進忙出地, 正準備著接待晚宴的賓客。

那年冬天要離開的前兩天一時興起--房東要鏟雪, 要我把車子開到外面路邊停車, 既然出門了, 就想說來這裡的商店買點小紀念品帶回家去。 在Campus Drive上打滑, 從中間車道一頭鑽進中央分隔島的積雪中, 被後面的來車迎頭撞壞了駕駛座的車門。 車還能開, 只是這時除了開回去找修車場外已經完全不能幹嘛。 這一次來, 真有走完當年的行程, 實現當時的計畫的感覺!

一直很喜歡萊特設計的窗戶的線條, 簡單大方的幾何圖形, 少而明亮的色彩和大部份的留白, 讓人百看不厭, 忍不住買下的各種產品已經不少(全都很貴呀!), 所以這一次忍住了, 在禮品店裡逛了很久, 每件東西都愛不釋手地玩過一遍後, 很節制地只買了幾張明信片跟書籤。


(明信片)從Monona Lake對岸往市區方向看


頂樓(六樓)天台


兩旁都是政府機關的建築。 當初如果整片都由萊特規劃, 一定會更有可看性。


從市區方向走來的入口是五樓


進門後的電梯, 弧形的窗戶後面是四樓弧形的屋頂


四樓大廳走廊


圓型的車道在主建築左右各有一個, 連接一二三樓的停車場


不管什麼季節什麼天候來, 都有很多人在釣魚




腳踏車靠湖邊走, 人靠內陸行


從天台上看Monona Lake, 烏雲密佈, 大雨傾盆, 天跟湖都是灰的



Unitarian Meeting House是蓋給the First Unitarian Society of Madison的, 1949年動工, 1951年完工。 萊特的爹在教會成立的1879年即是教友之一, 萊特自己也在1938年加入, 所以1946年教會因為當時集會場所太小不夠用要覓地蓋新教堂時, 萊特當然成為建築師的不二人選。 為了節省支出, 教友們還親自下海參與建築, 從30英哩外的採石場運石頭過來。

特殊創新的建築風自此影響了世界各地的教堂建築, 因此在1960年被American Institute of Architects指名為萊特的17件重要作品之一, 並在2004年被訂為National Historic Landmmark。

建築採用天然的石灰石, 橡木跟玻璃。 屋頂還是銅做的! 回家後才讀到這一句, 自然是沒有細看銅做的屋頂是怎麼回事。 我很喜歡它的牆, 看起來古樸而典雅, 有時間感卻又不顯得舊, 可惜拍出來的照片全對焦不準, 糊成一片。

資料上說教堂裡外都是用三角形的基調, 平面圖一攤開來很明顯, 只是我到的時候裡面正好有禮拜在進行, 不好意思探頭探腦, 並沒能好好參觀內部。 而外面, 呃, 正好背光。




正門左邊的迴廊


正門, 屋頂很低, 高一點的人可能會不小心撞到眼睛


玻璃後面是教堂的聖壇



高聳的禮拜堂屋頂代表向上提升的精神力量


我總覺得正面看起來很像一艘船的船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achtluf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