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1/18

Haas-Lilienthal House所在的這一區叫Pacific Heights, 有不少的Victorian houses -- 19世紀末留下來的, 或是地震後蓋的。 San Francisco Architectural HeritageCity Guides都有提供這邊的walking tour, 但我們只帶著DK, 跟著上面的地圖走。

這一日天很陰, 雲層又濃又低, 彷彿隨時會下起大雨來。 陽光不見, 北地的寒飄浮在清冷的街道上, 實在有點蕭條感。 點數著顏色形狀各異的房子們, 剛剛現學的Victorian style區分法並不容易拿來現賣, 還是回歸最原始的走馬看花便是吧。

拍了一堆灰灰的照片, 就當作在遠方不能親自前來的朋友們身歷其境的virtual tour吧。

nachtluf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nachtluf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接著進到室內參觀。 爬上高高的正門--這邊有個拉門, 如果主人不在或不想見客時, 大門就會關上, 訪客就要知難而退。 如果門開著呢? 那就可以按按門鈴, 登堂入室了。

來開門的當然會是傭人。 訪客這時得恭敬地遞上自己的名片好讓傭人去稟報主人, 在這等待的當頭, 訪客就會跟現在的我們一樣, 睜大了眼用力地看這室內的裝潢。

nachtluf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2007/11/18

人大抵總是這樣, 對於身邊垂手可得之物, 多半會覺得來日方長, 先擱著不會壞; 反倒是要花重金走他鄉, 才會抱著或許沒有明天的絕烈, 卯起來走看。 第一次來舊金山時便是這樣的, 風雨無阻地走上走下, 在最短的時間內求最大的效益。

來到灣區這些年反而很少進城。 *進城*二字讓我想到"The Little House on the Prarie"裡的Laura, 最近的小鎮離她們在Kansas Indian Country的家有40mile, 她爹得花上2天的時間趕路進城, 而今, 理論上進城是一小時的車程。

不愛進舊金山是因為路窄車多, 開車不易, 找停車位更難; 搭Bart進城的票價實在一點也不*自助*, 加上開車到Bart站的時間, 候車時間, 週末沒有直達車要轉車的時間, 換公車搭公車的時間, 實在也不是很有經濟效益。 也沒那麼愛這座城, 就先擱著吧。

擱到有動力為止。

nachtluf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不知道要寫什麼, 就貼貼照片吧。

只是它一直讓我想到Peter Hessler在 "消失中的江城" 中說的: "長江有太多的歷史, 以致你無法幻想那裡有原始的大自然。 每一塊石頭不是像這就是像那, 每一條支流都夾帶著傳說, 每一座山丘都滿載著過去。"

石頭就是石頭, 跟獨不獨立真的無關。

nachtluf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2007/11/11
5.9 miles - 3 hr

機絲都帶了, 原本計畫要走的5mile還走了1mile不到, 失望之餘, 還是得想想雨天備案。 噹噹噹, 沒錯, 沒什麼好目標的時候, Shoreline一向是立刻會浮出來的首選。 雖然路途遙遠, 加上(對啦, 你也想到了!)Hon Sushi禮拜天也不營業, 我們還是別無選擇地驅車前往。

來到都不要來了, 也寫到都不要寫了, 就直接貼照片吧。 唯一比較有進步的是, 我們這一次走了蠻遠的。 一直想說要一路走到Hwy84的橋邊, 但當我們走到不得不折返的時候(太陽下山前一個小時就該回頭了), 當兩邊已經不再有灣有湖有水時, 橋還是在遠遠的彼方。

還真是遠啊。

nachtluf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2007/11/11
Alviso
1 miles - 1 hr

又看到鳥照片, 你會不會跟我一樣, 很有"一年容易又冬天"的感覺? 轉眼在年初看似漫漫的一整年就快要過完了。

前一天逛完Art of Clay Show之後, 順道來巡了一下鳥兒們回來了沒有。 哇, 滿坑滿谷的白色鳥兒停滿了鹽湖上的沙洲, 讓人真是眼睛一亮。 信步走走, 岸邊站了好幾隻長腳的白鷺鷥, 待我們走近, 方才優雅地舉翅低飛。 我們連呼可惜可惜, 可惜只有隨身的小DC, 決定隔天再來。

nachtluf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為了不覺得一趟路好遠, 便很認真地跑去公司開會(對, 沒錯, 星期六!), 去吃Hon Sushi當午餐, 才不覺路途遙遙地來到會場。

場地不大, 就五六排的展示而已, 除了有特別打光的地方外, 場地蠻暗的。 像上次看南瓜一樣, 我先純欣賞地慢晃了一圈, 第二圈才拎了菜籃, 開始徘徊在要不要買之間。

nachtluf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吃完晚飯回來, 停好機車, 我們就開始玩起拍夜景。

手持曝光當然是一片迷濛, 再怎樣緊靠著牆手還是抖得鬼影幢幢, 不過好玩嘛, 玩到夜藍得如天鵝絨般純厚靜邃的穹蒼終於滲入無邊的黑, 才開心地回家。

nachtluf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JJ說(歹勢啦, 我沒做功課嘛), 網路上說, 這家芹壁地中海的民宿設備較好, 但是我們住的民宿老闆態度較好, 所以JJ選了後者當我們在北竿的落腳處。

我偷偷覺得JJ選得好。 不為別的, 光一個"地中海"就不會讓我想住了。 芹壁就是芹壁, 為什麼要硬跟地中海勾搭上? 為什麼拿地中海來消費芹壁?

nachtluf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 San Diego de Alcalá (1769)
· San Carlos Borromeo de Carmelo (1770)
· San Antonio de Padua (1771)
· San Gabriel Arcángel (1771)
· San Luis Obispo de Tolosa (1772)
· San Francisco de Asís (1776)
· San Juan Capistrano (1776)
· Santa Clara de Asís (1777)
· San Buenaventura (1782)
· Santa Barbara (1786)
· La Purísima Concepción (1787)
· Santa Cruz (1791)
· Nuestra Señora de la Soledad (1791)
· San José (1797)
· San Juan Bautista (1797)
· San Miguel Arcángel (1797)
· San Fernando Rey de España (1797)
· San Luis Rey de Francia (1798)
· Santa Inés (1804)
· San Rafael Arcángel (1817)
· San Francisco Solano (1823)


nachtluf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芹壁的稍微認識都是從網上來的, 連翻譯都不需要, 所以也就沒什麼能寫的。 只記一筆: 芹壁的芹是來自村外這顆龜島。

nachtluf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馬祖風大, 當地人以石壓瓦, 既防風吹, 也便於更換, 是因地制宜的智慧結晶, 如今也成了深具在地風情的特色。 娘娘說的: 屋頂有遵守老方法抽換。

nachtluf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第一天, 在芹壁逛了一圈。 第二天搭船前, 又走了一趟。 眷戀著真想就待在這邊, 哪兒也不要去了。 想著咖啡貓說過的: 一個人只帶著幾本書來住上幾天。 夏天, 漫走, 閒坐, 看海。 冬天, 冷風, 讀書, 寫字。

旅行團轟轟地來, 轟轟地走。 散客靜靜地來, 靜靜地走。 門裡窗外, 上演過多少悲歡苦樂, 見證過多少浮生若夢, 終將沉默。 而濤聲依舊。

nachtluf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下面是一路上看到的美麗房子跟植物:

nachtluf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或許是第一眼最美, 或許是因為充足的陽光, 或許是它的聚落夠大夠完整, 雖然馬祖的幾個聚落都美, 我覺得最美的還是芹壁。

nachtluf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