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講到海芋, 還是趕快整理一下去年的海芋照片吧。 每年, 它們總是第一批開花的植物, 在還是冷冽的二月天就已經盛開, 只是在長久缺乏照顧之下, 開花的狀況一年少過一年也一年差過一年, 而我始終也在揣摩拍攝的角度和技巧... 中間這幾株花瓣迴旋的, 像不像體態輕盈曼妙的舞者? :)
050219
050219
050219
050403
050403
050403
050403
050403
050416
050416
050416
-----
既然講到海芋, 還是趕快整理一下去年的海芋照片吧。 每年, 它們總是第一批開花的植物, 在還是冷冽的二月天就已經盛開, 只是在長久缺乏照顧之下, 開花的狀況一年少過一年也一年差過一年, 而我始終也在揣摩拍攝的角度和技巧... 中間這幾株花瓣迴旋的, 像不像體態輕盈曼妙的舞者? :)
050219
050219
050219
050403
050403
050403
050403
050403
050416
050416
050416
-----
一場狂風暴雨過後, 我拉起窗簾來看看外面的災情, 冬日裡沒什麼植物要照顧, 多半是看掃亂了多少斷枝殘葉, 防雜草的布被掀翻了多少, 還有雨後春筍般爭先恐後的雜草又興旺了多少... 晴日豔瀲中, 發現一朵海芋開花了! 白白亮亮的花自溫潤清嫩的淺綠淡黃中擎起, 從細長的綠葉中脫穎而出, 一枝獨秀地在微細又帶著冷冽的風中輕輕搖晃。 穿著睡衣蹐著拖鞋拎起相機來拍下第一朵春色。 因為有些斑點, 所以近看沒有遠觀那樣夢幻。 旁邊好幾株也正含苞, 緊密地捲縮著, 比葉子顏色還淡一點的綠, 勻稱地漸層著。
說起來這些海芋也蠻可憐的, 我從來沒去施過肥, 它們很久沒水喝了我都沒發現, 前一陣子把枯掉的枝葉全剪掉後發現它們的球莖都半露在地上, 沒有土壤的蔽護, 而兩旁都是硬得像水泥的石塊, 球莖們只能擠成一團, 毫無發展的空間。 今年花季過了應該來汰舊換新一下吧。
06/01/08
06/01/08
-----
2006/01/07
Huckleberry Path
1.86mile - 1hr - 200ft
這個公園的停車場更小, 大概只能塞進十輛車左右, 不過天色已晚, 所以只剩下幾輛車。 地圖在步道口旁的解說牌上, 一份是EBRPD的簡介, 一份是self-guided nature path的植物說明。
2006/01/07
Round Top Loop/Volcanic Trail
5.38miles - 3.5hr - 700ft
前一天晚上把爬山要背的包包翻出來的時候就已經很興奮了喔。 雖然聽起來很無釐頭, 但我可是含著很多的笑在收拾背包的呦。 裝水, 找餅乾豆乾零食, 估計要帶的份量, 充相機電池, 我的玩具-高度計跟計步器... 哎, 真的是好期待又好興奮呢。 不算出門去玩的行程的話, 最後一次有weekly hiking性質的hike已經是八月中的事了, 時光匆匆啊。 久不走就懶, 懶了就不想走, 不走就會走不動, 惡性循環下去就不得了啦, 還是趕快振作, 快樂出門去吧!
與其說是我的閱讀書單, 不如說是圖書館裡可以借到的中文書單! :)
看到心魚也跟著開心。 過了許久才猛然想起, 我也才拿到我的新電腦四天呢! 呵, 真有默契!
年初回台灣時Jo提到說她想買台筆記型電腦, 因為想寫東西。 之後我三不五時就會寫信送message問道買了沒買了沒... 買的不只是一台電腦, 而是可以化為諸多繽紛文字的工具! 想像著心魚抱著熱騰騰剛出爐的小筆記要跟它培養感情, 坐在咖啡香味瀰漫咖啡館裡跟自己說話也跟大家說話, 手指敲打著, 傾洩的是無聲的生命樂章, 一個螢幕一組鍵盤可以排列出無以名之的龐大組合, 網路線穿山越嶺過海飄洋, 脈動著0與1的韻律, 答答答答傳送到另一組想念的螢幕跟鍵盤上....
昕媽提供的。其實我不太喜歡看那種字很大行距很大的書。只是很單純的不習慣。我喜歡古老的時候開始看琦君的書時那種密密麻麻的小字。不過那時候年輕可以馬不停蹄地一天看它個好幾本也不累。 現在, 眼睛跟著人一起老了, 伴隨著大字的稀疏倒也可以讓閱讀輕快不少。
曉風已經十五年沒有散文集結了? 跑去看架上的書, 對比於一整排的簡媜, 曉風只有十幾年前買的"再生緣"跟"我在"。果真是如此久遠了嗎? 沒有久違的感覺, 或許是因為在各種散文集或年度選集裡都能看得到她的文章。
或浮世人生必經的生命歷程, 或喧嚷紅塵裡的眾生臉龐, 或平凡或綺麗, 她的文字依舊典雅清澈, 顧盼回首間便能輕易駕馭單薄無奇的方塊字們以精準而饒富韻味之姿堆疊出充滿細節的人間風景 -- 看書一向狼吞虎嚥囫圇吞棗如我, 只有在閱讀曉風和簡媜時, 才會在不斷驚嘆文字竟能如此之清簡又華美的動容中逐字品嘗反覆思量, 渴求能烙印在心裡腦裡成為肥沃的養份, 再反芻為自己的骨血。
清宮奇后:大玉兒。是不是有"孝莊皇后"的歷史劇呀? 這樣想著我就把書借回家了。雖然書名點明了是"大玉兒", 不過敘述觀點並不從大玉兒出發, 講的也不是大玉兒的生平。講皇太極跟大玉兒的相遇和政爭中的角力像是在寫武俠小說, 講到皇帝跟妃妾的情愛像在寫羅曼史, 多爾袞的死亡是平庸的宮廷暗殺, 連湯若望都出場了, 跟皇太后聊幾句話兒立儲的事就辦成了.. 故事從皇太極的征戰到順治帝的繼位跟出家再到康熙帝翦除鰲拜平三蕃, 大玉兒只是一樁樁歷史事件中插花的配角, 演出的是野史般的戲碼。不曉得電視劇裡會不會嚴謹一點精采一點?
圖書館借的書。跟"達文西密碼"很累同, 算是有劇情起伏, 讓人一開始閱讀就會想要一直看下去, 但讀完後卻很難讚嘆一聲"真好看"的書。故事採用雙主線, 女主角在國安局裡和男主角在西班牙追逐戒指的進展交叉進行。男主角循線追蹤看到或拿到過戒指的所有路人, 在山窮水進疑無路之後都能毫不費力地展現超強的智慧再度掌握下一條線索, 同時還得非常機警地躲避老是打不準的槍手的追殺。女主角蘇珊在週末被叫去加班, 從國安局副局長那得知赤巨資而建號稱無所不能解的解碼器在遇到數位堡壘竟完全束手無策。始作俑者丹角因突發心臟病死亡, 於是女主角只能從尋找他的夥伴以求得密碼。沒事跑來加班的操作員硬是有一股浩然正氣堅持解碼器中毒, 欲強行關機卻慘遭殺害。沒事跑來加班的另一位同事好巧不巧地就是蘇珊所要尋找的'北達科他' 。 風風雨雨後解碼器因過熱大火燒掉, 自此兩條主線匯合, 開始透過大螢幕共同腦力激盪來拯救瓦解中的防火牆..
圖書館借的書。薄薄的很清淺的奇幻故事書, 一下子就能看完。因為封面上說是宮崎駿"神隱少女"題材來源, 所以我一開始看書就進入一級待命狀態準備對號入座--哎, 三十年前也有小男孩來過? 那是不是白龍啊? 喔, 已經到了小鎮了, 可是只有小女孩一個人, 那誰要變成豬呢?
不過當然不是這樣的。小女孩拎著有小丑面孔的雨傘一個人來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要尋找霧之谷。預定要來接她的人並沒有出現, 還是被問路的警局託了開耕耘機的老爺爺讓她搭便車到神社, 開始走樹林裡的山路, 被像是被風吹走的雨傘帶領著來到有六間房子的霧之谷。
聽葉和黛提過幾次妹尾河童, 好奇心已經氾濫了許久, 年初回台灣時選了一本帶回來。選這一本是因為一來對遊記比對"大不同"有興趣, 二來是手邊還沒有印度的旅遊書。光看到手繪的有著14種語言的印度紙鈔就開心了, 興致盎然地要帶去給印度同事Yamini看, 討論一下。可惜當時時局動盪人心惶惶, 兵荒馬亂之後大家各
奔前程做鳥獸散。沉寂了半年多才再把這本書拿起來, 一股作氣讀完。
九月跟十月忙著出團, 之前借的書很多都來不及看, 續借到不能再續時只好一股腦全還了。 後來又硬逼著自己寫遊記, 一得空就坐在電腦前擠腦汁, 擠到光陰耗盡, 沒日沒夜地幾個禮拜就過了。(哎, 五點不到就天黑囉! 只有上完廁所回座時才能見到走廊盡頭的玻璃門後的天色來判定陰晴)。又過了一個多禮拜完全寫不出一個句子的昏暗後, 決定饒了自己, 看書去。
Charlotte Zolotow
illustrated by Michele Chessare
2005/10/17
這其實是本很平凡的小書, 沒有動人的插畫俏皮的故事可以回味再三的哲思或是點滴在心頭的生命靈語, 只是書拿起來, 讀著讀著就開心了。是的, 只是個令人莞爾的小故事 -- 小女孩的媽媽忙著做家事沒空陪她玩, 於是小女孩想方設法做盡種種逗人發笑的傻事要引起媽媽的注意。 同樣的基調反覆進行著: 小女孩做了一件傻事, 媽媽會說, "不不不, 你不是...", "不是小猴子"的書名就是這樣來的。 很簡單很生活化的寫實中卻又添加了可愛的想像。 能明白為什麼Zolotow會是童書界的長青樹: 生活中平凡的小小細節她彷彿信手捻來, 什麼都可以入"書", 什麼都可以入畫。